“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战略决策,一次特殊而重要的党内集中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今年在全党如火如荼开展,掀起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热潮。
回望历史来路、汲取历史智慧,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
广大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初心使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以上率下 率先垂范——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为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指明方向
11月8日上午,北京京西宾馆会议楼一层大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热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这里举行。
在全面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央政治局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了“三件大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筹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这“三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很早就进行了战略谋划、顶层设计、统筹部署。
这“三件大事”,都聚焦同一个主题、指向同一个目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这“三件大事”,有机联动、相互支撑、相映成辉,引领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步步深入、热潮迭起。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每到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注重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021年,矢志复兴的中华民族,行进到关键一程的关键节点。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2月20日,春节假期刚过,这场覆盖9500多万名党员的党内集中教育拉开大幕。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
“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突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这场党内集中教育一经启动,便在全党上下迅速展开。
9月13日,正在陕西榆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杨家沟革命旧址。
眼前的几孔窑洞,正是当年召开“十二月会议”的地方。旧址内,一侧是影响中国历史的革命先辈群像,一侧是会议场景的油画。倾听历史的回响,总书记久久凝思。
游人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革命旧址参观(9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此行陕北,从杨家沟革命旧址到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到“红色模范村”郝家桥村,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追寻历史足迹:“走好路,就要不忘来路。看看过去的沟沟坎坎,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历史、观照现实,深入阐释、提出要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百年征程的鲜明主题,系统总结百年奋斗的光辉历史,发出继续前进的伟大号召。
在福建,阐释“学史明理”:就是要“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到广西,强调“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赴青海,解读“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
去西藏,号召“学史力行”:就是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在锤炼党性上力行”,“在为民服务上力行”,“在推动发展上力行”。
从八闽大地到八桂之乡,从大美青海到西藏高原……习近平总书记以一堂堂生动而深刻的“党史教学课”,为全党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6月18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红色大厅庄严肃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领导同志和党员领导干部,来到这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面向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
参观者在北大红楼内参观(6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开展宣讲,推动学习教育深入基层。
在广西柳州市柳北区桂景湾路小学,老党员给小学生讲述党史故事(6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观众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高虹镇的高虹新四军红色文化体验馆欣赏革命主题版画作品(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不断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在广大党员中掀起学习热潮,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党员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里重温入党誓词(6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红色资源火起来,红色人物亮起来,红色基因传下来。深挖资源、培根铸魂,广大党员深刻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深刻体会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信仰之基更加牢固,精神之钙更加充足。
这是思想理论的深刻淬炼——
赣鄱大地,一片红色热土。
今年3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里,教学科研部的老师们一拿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就第一时间组织研读,交流心得体会。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更加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更加感受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伟力,更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特优势。要进一步把学党史、悟思想的收获融入教学,更好帮助学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逐梦征程上的接续奋斗,源自思想理论的深刻自觉。
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开展深入的专题学习、专题研讨,利用好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化学习,邀请专家辅导……
党史学习教育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纷纷掀起理论学习新高潮,在深思细悟中提高认识,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政治上的坚定。
这是为民务实的真切笃行——
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为民造福的历史;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初心、践行使命,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立足行业实际和主责主业,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志愿者宣讲员在红色主题公交车上给乘客讲革命故事(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持续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黑龙江立足东北地区群众冬季供暖需求,修订《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将居民供热室温标准由原来的18℃提升到20℃;建设银行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租房发展,助力解决百姓住房难题;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多校举办毕业生系列招聘活动,为学子就业提供便捷服务……
从防汛救灾到基层治理,从服务“一老一小”到教育就业住房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效。
这是激发斗志的重新出发——
湘江之畔,广西桂林毛竹山村,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如今靠着发展葡萄产业富了一方百姓。
“我们从小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没什么不能克服的。”毛竹山村种植户王德利说。
在长征精神指引下,毛竹山村整合人文与自然双生态,强化乡村文旅发展融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任凭形势变化、不惧惊涛骇浪。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精神的力量跨越时空,在学习中感动,在感动中传承。
半个世纪前,科学家郭永怀隐姓埋名投身于我国核武器研制,当乘坐的飞机坠落时,他和警卫员在生命最后一刻,用胸膛护住了公文包里的重要文件。
如今,在郭永怀曾任教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从推动科研攻坚,到助力乡村振兴;从深化改革开放,到推动转型升级;从改进执法司法,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鼓足决心干劲,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攻坚克难,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内生动力。
集中学习教育有期限,践行初心使命无穷期。
5年前,人民大会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5年后,天安门城楼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发出振聋发聩的号召——
“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历史照亮未来,奋斗成就伟业。一次次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勇气,一次次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